close

pexels-photo-64778.jpeg

非業配Non-sponsored提供じゃない

考場狀況等我沒耐性打的細節,請參考別人Po的精彩實況文s

*本文只提供個人經驗談,無法提供高分上榜、三元及第等教學

投影片1.JPG

 

 

 

念書二三事Study Stuffs勉強すること

考試計畫||

calender.jpg

106/7/7~9高考三等-法制類科

106/8/5司法官.律師第一試106/8/12.13司法特考-四等法院書記官

106/9/9.10外交特考-三等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第一試

106/10/14.15司法官第二試 106/10/21.22律師第二試

11/5 TOEIC SW 11/12 TOEIC 12/3日檢N3

12/23外交特考-三等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第二試

我在今年6月從大學畢業,之後幾乎是一個月排一到兩場考試,包含公職、專技、語言檢定這樣

不同的考試其實會需要運用不同的思考和記憶方式,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轉換效率、效能,來安排考試的份量

*以下我也會分成司律相關外交特考來敘述*有空再寫語言檢定

讀書習慣||

Q1:要不要做筆記?

國高中升學考的時代,我是不寫筆記的,那時候我比較習慣拿複習講義畫重點、折角標註需要重看的部份,考前也只看複講或補習班在路邊發的文宣。

不過這次準備司律外特的時候,被別人分享的精美筆記燒到,加上我希望去考場的時候可以輕省一點,所以我有邊讀邊做筆記

至於語言檢定,一樣是沒有筆記。

Q2:要不要看教科書?

大部分的科目我求學的時候是有修過的--建議大二、大三選課的時候,有想到的話,可以參考一下各類科考試的考科--所以除了外特國際傳播這科,因為沒有修過(真的該修大眾傳播與社會啊,這是我畢業後最遺憾的事)所以選了一本教科書來念之外,我沒有再另外找別的教科書來讀(只會在需要的時候翻一下),直接讀解題書考古題

我個人看重點整理的參考書覺得容易不耐,以法科來說,甲說、乙說一堆說,卻沒有核心價值,實在太目的性、功利性了,量太多也背不起來,所以我pass解題書會比較符合我的需求,而考古題則是一來讀心安,二來可以看趨勢(也是會被突襲啦),模擬試題也是大量作題目,培養爭點敏感度用的

投影片2.JPG

語言檢定的話,大學之前,我考過英檢初級、中級,大一下考過英檢中高級。我還真的在大學修過英文(本系的規定是修其他語言就可以不修英文),也修過日文,但上課用書(日文來學日本語英文根本沒書)是沒在看,模擬試題對我來說比較實用,意義和考古題司律、外特的考古題一樣,就是抓個方向。

Q3:要不要排計畫?

我不算有。

個人從來沒有好好用好一本手帳過,高三考學測前後是有,但很凌亂,比較像每日agenda,而且後來又鬆懈了。

因為我幾乎每一科都有未讀的書,所以就是以一本(一科)讀完換一本(一科)的方式,怕忘記的話,會隨手寫在紙上,之後逐項揮毫劃掉。

Q4:要不要結夥三人?

又不是強、竊盜。

看個人需要,我個人是感覺到別人都在念書的時候,會特別想放棄的人,(比如我之前搜尋IG的國考tag,立刻想摔書*當然不能摔手機),所以我不太適合參加讀書會、去圖書館,或找朋友一起念、一起打氣。

(高中的時候,我是專門在自習課去煩別人的,因為大家都在念書實在太煩了!)

*我並沒有希望朋友都很墮落我最強或是專門跟不認真的人往來的意圖,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好處都是我的親朋好友佔盡,不分我一杯羹我也不會生氣,所以請勿暗指我如何如何,單打獨鬥或打團體戰只是一種偏好而已

Q5:要不要去補習班?

我很收斂地把這個問題放在最後。

當然是不要啊!!!

其實我自己買過宇法的民訴函授(話說我覺得我那版的實例演練封面比最新版好看,但內部排版一般般),先說我覺得李老師蠻厲害的,講得夠仔細,正確性高(至少講爭點整理跟舉證責任跟我在課堂聽到的沒有出入),也會教記法,但我沒什麼耐心,也覺得要把每一個爭點都吹毛求疵地開學說、實物見解太冗,所以只有大三修課的時候,因為怕被當掉,有在聽,但過了寒假,自信大三上成績還可以,就幾乎沒在聽了,只有讀講義而已。

後來,一度覺得行政法是我的罩門的時候,有想說要買來聽,但覺得貴,而且也沒什麼時間,所以最後不了了之。(而且我的罩門根本是商法吧。)

認真分析的話,不補習的主要原因是自尊心時間。前面可以看出來,我排的考試密度太高了,又有外特這個包羅萬象的類科(我都跟別人說這科要考國文英文歷史政治經濟法律傳播,無誤),如果補習班的進度跟我的進度合在一起,大概應付不了,會人財兩失,所以補習我也pass

雖然我小時候覺得補習班這種外掛很沒意義,但其實我看的參考書大部份也都是補習班老師出的,所以也沒有達到純自學的境界

面試實錄||

面試→外交特考二試=中文集體口試+外語個別口試

*要穿西裝、套裝(非硬性規定,但每個人都穿,自己評估吧),女生要化妝,男生也要看起來乾淨,流程略,值得一題的是,沒有錶定時間這回事

中文集體口試重點

1.女生必準備:愛情v.麵包

是坊間流傳必考的面試題,也是親朋好友耳提面命的教誨,女孩子應該從小到大都在思考這題吧--真的會考。極端值可能是要負巨額贍養費的離婚v.萬劫不復的職場霸凌(我亂掰的但可以準備一下)。我們那組都是女生,所以第一題就是這個不意外。正常回答就好,畢竟口試委員也不是考生的另一伴。

同個題組也有問到子女教育的問題(在國外適應不良怎麼辦QQ),跟各種情境對策題的答法一樣:(1)要有材/財/才;(2)行動來證明;(3)帶人要帶心OVER

如果是男生被問到這題,就盡量不要表現得太陳世美吧。

投影片3.JPG

 

 

 

 

這個題目我覺得其實是「知易行難」。

2.做自己→就算沒有進入二試、沒有要考任何試,都應該終身奉行的原則

當然人有很多缺點可以修正,但我覺得沒有必要刻意塑造某種不屬於自己的形象。集體口試的時候我剛好是組內最後一個答題者,我有想過可以學習其他考生的模組或用詞,但最後還是算了。一方面是轉換得不夠好一定只會落得四不像的悲慘結局,更重要的另方面,其實是因為我過不了自己這關,如果我考上了,卻無法在不扮演其他人的狀態下才能勝任這份工作,這情何以堪呢?所以做自己、做自己、做自己,要我說幾次都好,但要記得做,好嗎?

雖然無法得知這樣是否會讓我被扣分,至少,我不會因會說出與事實相反的話而被逼問更難以回答的問題。

投影片4.JPG

 

 

 

 

 

讀讀自傳或比較真誠的訪談會發現這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通秘訣,當然,也建議把他們的名言錦句用作表達自己想法的美詞佳句。

3.創意其實可以拿來用

一樣不能保證這樣會得高分,至少可以不冷場,讓自己不會邊聽別人的答案邊扼腕。口試的時候,答題順序會有變化,每個人「有機會」第一個回答。

有兩種用得上創意的情形:一、假設情境;二、時事分析。第一種情況,我們這組問的是一個關於聯絡的問題(車隊要出發晉見卻發生人員失聯破病的情形),這種情況行家一定有SOP,但是新手上路怎麼辦呢?快速回想自己看過的電視劇。主角通常具有跳脫SOP解決問題的技能,踏入考場的考生也應該如此。傻白甜一定會關心病人,Olivia Pope一定會聯絡POTUS Fitz,行政院有天龍八部和其他委員會,寫公文的副本對象大家一定都準備過了,對題目的情形進行最極端化的考慮,最重要的不脫:安全/形象/友誼/行政一體。第二種情況,要有聽到關鍵字立刻像搜尋引擎一樣,提出一堆可以讓懶惰的學生寫報告的內容(e.g.【新南向政策】→6543,沒準備到直接+365吧)的能力,要答「A+B=?」這題,先花篇幅定義「A」、「B」,再簡單著墨「?=C」,會遠比解釋「+」的概念和方法等等簡單得多,而且內容不會太空洞。(這部份我做得很爛,但我同組的人都是如此,我認真覺得我輸了。)

另外,能引經據典,也會很酷→同組有人引【公務員服務法】,讓法律系畢業的考生汗顏了

4.基本功:知識就是力量

(1) 劉必榮||國際觀的第一本書:看世界的方法,內容不枯燥(如果不是為了考試而看我應該會認為是有趣的),有助於掌握區域概況,不過這本書已經算有點舊了(2014年版)。

(2) 雖然現在幾乎找不到沒有立場的報導,但是還是要看新聞→我有看Times雜誌CNN新聞(我家這邊是06台)、國際新聞- BBC 中文网(考一試的時候快速惡補看的,大概看到年初)、CNN互動英文雜誌CNN互動英語年度特別企劃:川普總統教你說英語一眼看天下–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新聞讀報站(每篇都很短,純敘事不抒情不論說,推),沒有固定看,但在考前有比較密集地翻,雜誌大概看一年份,新聞每天看一段,一眼天下大概看一個月。

筆試而言,因為題型經常是「鞭辟入裡」的,所以可以多看一點,但以口試而言,這部份我覺得真的只需要看一個月(要保險可以看到一季,不必多,政治人物常常重申政策和立場),除了時局變動其實沒那麼快之外,我遇過的各路時事題出題者真的都很在乎時事的新鮮度,再加上我相信以一個外交人員而言,比起熟悉過去發生了什麼事,預測和規劃的能力不可能較不重要,考試也不會只有闡述事實的面向,必然會有要求考生為我國外交發展擬定方針的部分。我這組的考題是【印澳戰略】(Trump11月的亞洲行和12/18日的國安報告均有提及並強調),的確是在問了其為何之後,也問了我國的如何。

(3) 評論可以挑不討厭的看,(我個人認為)有意識形態沒關係,(因為很難認定什麼思想是口試委員界的通說),只要邏輯一貫就可以了,因為閱讀這些資料只是找到看待事情的切入點,算是開一個頭、激發一些問題意識,一定要追求顏色正確的話,可以用外交部聲明稿來校正色差。

外語個別口試

1.我這部份分數不好看,所以不敢亂教,我很確定我需要的是更清晰的口齒跟不要有臺中腔的口音,多講應該可以讓口說不是問題。另外,在CNN互動英語雜誌的特刊如此評論藉由Trump的發言學英文的好處--用最簡單的英語發揮最大的煽動力,正如英文寫作必寫key sentence,英文口說也不必天花亂墜一堆purple prose,切中要害很重要,能言而有力則會讓語言不只是一雙能用以翱翔天際的翅膀,根本是能攻城掠地的一架軍用戰機。

2.總之有三道題目:

 (1) 看履歷問問題→分兩題:自抒抱負現勢申論

 (2) 擇選項述其詳(少子化→如何鼓勵生育)

 (3) 閱讀測驗→分三題:大意心得論述我國相關措施(環保)

筆記||

.濃縮筆記→三步驟輕鬆上手:

1.讀書必貼標籤貼

不限品牌,不限款式,可以區分實務見解/立修法理由/學說/條文釋義/理論/模型/圖表/比較法/案例/特殊題型等,用不同顏色,並且標註該頁的重點中的重點,之後開始整理筆記(等於是讀第二遍),可以依照自己的弱項到強項安排次序、分配時間(這個過程也等於是順過一次各科體系),也不一定要完整的文字,邊濃縮筆記也是邊把學說理論轉話成可以溝通、容易記憶的文字,我自己是會抄用自己的話講不出來的官腔或帥話,作答時才有可填充的內容(血肉)。

2.可撕可印不用抄

這部份主要是考場文宣,偶爾會有一些書專門有可沿著虛線剪下的重點,平常我會另外用便利貼寫實例題的大綱(骨架)貼在題目旁邊,做筆記的時候這些便條紙也可以一起整理,把書名、頁數記在便利貼背面,有時間、空間搭配書來複習,沒有就用逆向推導的方式掌握概念。

在排版的時後,這些非抄寫的內容可以放在開頭(基本功)或結尾(高分暗器),幫助思路連貫,甚至在應不同考試的時候,可以針對它們不同考法追蹤重點。

3.份量配色法

書寫要清晰必須適當分顏色,這應該大家都知道,可能也會有自己的系統,不過我很建議用量來區分,考前速覽/邊際案例/官腔帥話等依據可用的時間和吸睛的程度來搭配,可以提一下的是,我會用黑色當主要的顏色,因為作答的時候通常會用黑筆,我想說這樣可以讓自己可以看習慣黑色的手寫字。

如果是選擇題的筆記,我會只留結論,把錯題的選項都變成一句話來抄寫。

考古題沒空完整寫,但是會拿不同類型的紙(或用標籤、便利貼),記錄重點,一起放在筆記內,考前一樣好翻好找。

.法律人都知道的第二本筆記本:分科六法(沒錯這會有很多本,而且很厚)

本來我都用小六法,到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才買了[保成]攻略式六法,選這個版本主要原因--比較少看到有人用。買來勝的話應該會隨時處於拿錯的風險和別人都已經看3+年了的負面思考之中。

使用這種附判解的法條本,我會把實務文字畫線,把條文重點圈起來,學說補充加減看,再把在書上讀到,覺得還是要跟條文搭在一起思路才會通的內容(e.g.不同見解)用便利貼補充在旁邊,也可以把遙遠彼方的法條抄寫一遍,以供交互參照。大量修法直接列印,少不分新增則仍以抄、黏的方式整理。

書單||

.挑選方向

原則只有一個--順眼,附帶的子原則--折扣。順眼的書才讀得下去,折扣優惠的書買起來就是特別愉快。以前我買教科書會買二手書(Taaze、茉莉、學校活動),順便看到便宜的參考書也會買起來,但自己去選購全新的參考書還是讀書的第一步。

通常我都會在書局買,或是在書局翻過後,到剛好有折價券或活動的網路書店上訂購,個人還是更喜歡前者,不用等而且考生生活真的很少樂趣,逛書局必須是其一。但有時候,實體書店會發生架上選擇不多的情形,只能硬挑一本最不討厭的。

考古題,我只有司律有買,其他都是印公職王的,如果有漏就算了,畢竟讀其他書的過程應該都會讀到。

外特方面,我不知道為什麼書很難買,書局量不多,網路上也常常斷貨或是停留在古早的版本,最後我考最好的就是唯一有買到我喜歡的書的國際法(其實根本是拿司律的書來讀)。

.使用心得

(修課筆記列出來是參考用的,有機會可以自己去聽聽看各堂課)

.共同科目

一、國文

參考書:[鼎文]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1.作答順序:測驗公文(從第6頁開始寫)→作文

2.作文:我覺得這本書的佳句還蠻豐富的,古今中外都會有,也不會太八股,不過我只會背可以抽換主詞的排比/譬喻/映襯佳句,寫的時候很方便,比如理想、夢想可互換,信心可以用旅人系列(風帆/手杖/行囊),飛瀑-河渠可以是任何自由與規範的組合,懶惰可搭毅力、恆心也可搭勤勉、努力,貪婪與知足換成驕傲與謙虛等等,就是自己的句子了。(我律師二試作文拿42分,這個方法真的很可以參考。)另外我舉例通常會舉古今中外各一,有時候也會彈性舉大眾文化的例子,e.g.《全民公敵》跟《直播風暴》很適合數位科技規範。沒梗的時候,把歌詞變成合乎文法的句子,開心的當開頭、結尾。

(礙於版權只能點到為止,重點是這個方法,書還是要按其他需求挑)

投影片5.JPG

 

 

 

 

 

 

 

 

3.公文口訣是格式的開頭文字(這也是看別人教的),主旨說明辦法的細項也可以背一些常用的開頭,和關鍵用語、模板對策(固定召開專案小組之類的)。補充說明,我看的歷屆幾乎都是考下行文(只有一篇上行文),但我這次考了四次,有三次上行文,只有一次下行文,可以參考看看考題趨勢。

4.測驗:我把書上的考古題寫完,就沒再多讀這科了。按照自己赴考場的經驗,考題趨勢已經從形音義成語題詞變成閱讀為主的題目了。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1.法學知識:身為本科生,(加上沒時間),這科沒書,只看過考場文宣。

2.英文[高點]英文重點整理-司法三/四等(內容算齊,但後面的考古題答案直接在旁邊,很煩),外加準備TOEIC的書

.司律相關

歷屆試題:[高點]律師.司法官歷屆試題詳解、公職王網站

模擬試題:[學稔]律師、司法官第一試模擬試題大全(2014[保成]綜合法學(試題本&解析本)-2017第一試模擬Q&A-律師.司法官[高點]律司第二試全真模擬

總複習:[讀享]2016好齊X好多總複習(Ⅰ)(II[讀享]2017好齊X好多總複習(Ⅰ)(II[學稔]考前特蒐(2016

隨身書:[保成]爭點隨身書(行政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公司法與證交法;票據法、保險法與海商法)

補充資料:月旦法學教室

隨身書是可以不用買,我本來是因為不想買參考書才買的,總複習我喜歡學稔讀享,但9月中下旬去書局的已經找不到2017學稔了。會買兩個年份是因為三升四暑假就先買了,之後才發現自己要考的是2017年的考試這樣。我會從圖書館借閱月旦法學教室,大約看一年份,沒概念的爭點會做摘要筆記。

一、公法

1.憲法

教科書:李惠宗||憲法要義

工具書:[三民]大法官解釋彙編、自印增補釋自理由書、多份意見書

參考書:[讀享]憲法必背釋字精研

修課筆記:許宗力||憲法蔡季廷||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一、二

許宗力老師的憲法,是我大一修起來最有感、唯一不會讓我想轉系的一必修課,修完即使擺在一旁擺到大四也不會有大一到底在做什麼的感覺,推薦新鮮人去修來打底(不過不確定現在還修不修得到)。同樣是四學分的課,政治系的憲法分成上、下學期,我是大二的時候修來複習的,蔡季廷老師的投影片講義很棒,有一點就通的感覺,但又不會有補習班教材的「油感」(沒有冷笑話)。我有整理違憲審查的模型,特別念近期讓我有似曾相識感覺的的釋字意見書正反要點,特別推薦湯德宗大法官意見書,一面指標各解釋文的精髓,一面點評其中的不足,篇幅又不會太長,當然每篇解釋文也會各有最具代表性的意見書,可自行選閱。以考試而言,表意自由(#414#744)跟職業自由(#584#749)的不同密度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暫時權利保護也不要miss掉,可以靠一點法感情,比較容易確定結論的方向(合憲或違憲),不會思考太久。

投影片1.JPG投影片2.JPG投影片3.JPG投影片4.JPG 改編自蔡季廷||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二投影片講義

2.行政法大全

教科書:陳敏||行政法李建良||行政法基本十講

參考書:[保成]行政法(A)(B[高點]行政法(I)(II[保成]行政法破題書[保成]行政法-爭點隨身書

修課筆記:林明昕||行政法李建良||行政救濟法林明昕||國家責任法

只要有買隨身書的科目,我都是先看隨身書,了解常考題何在。前兩套是二手書,輔助用,拿來看有沒有別人會注意到我沒有的細節。這科我很混亂,以前沒念過的法院組織法跟立法程序與技術用一樣的方法去應考,都還行,司法官二試寫到時間不夠、篇幅很短(一個子題約一頁),分數還比律師二試高,我想差別在於有沒有抓對爭點,並且切中要害地說理(我念的最勤的是信賴保護、#469#553)。

投影片1.JPG投影片2.JPG投影片3.JPG 一定要會的實務見解統整

二、刑事法

1.刑法

教科書:林鈺雄||新刑法總則(上)(下)林書楷||刑法總則林山田||刑法各論(上)(下)

參考書:[高點]透明的刑法解題書

修課筆記:林鈺雄||刑法總則一、二王皇玉||刑法分則一、二

(1) 刑總:為了省時間沒有特別看刑總的書,林書楷老師的書是大一寒假發現自己比較偏向法學地才,所以聽高中同學推薦買來讀的,蠻好懂,如果讀不慣林鈺雄老師的書,不妨念念看這本。複習的時候,我也以這本為主,介紹不同理論比較不拐彎抹角。

(2) 刑分:王皇玉老師的上課講義很豐富,根本是拆開的教科書,大部分是採通說、實務,好記結論。我覺得這科我準備方向不太好,著重傳統愛考的罪(傷亡偷搶等等),容易忽略新興常見的犯罪(電信詐欺、詐欺付收款設備等等,等等,現代壞人是這麼愛騙?!),建議可以看一本新一點的教科書,好好把每個罪的立法背景(涵攝事實好用)、保護法益弄清楚

2.刑訴

教科書:林鈺雄||新刑事訴訟法(上)(下)

參考書:[高點] Mr.Fox的刑事訴訟法實戰解題書

修課筆記:林鈺雄||刑事訴訟法

今年的熱門是#737,最高法院的決議至少要記結論(字號其實不會太難背,有備有分),這科我念的最投入的是誘捕偵查的部份(有模型),沒為什麼,純粹是覺得有趣,其次是#101-2刑議,其他具結(#102-13刑議)、詰問法則、搜索、辯護三權、證據能力(三階理論),也是我的準備重點,這樣看起來我好像是完全follow林鈺雄老師強調的重點,沒錯,我就是這樣,當然其他部份就會相對較不深入。對於程序上有先後性的爭點,我會在法條本上排列實務運作的順序,這算是最基本的。

三、民事法

某位我忘了名諱的老師說過:所以考生務必掌握人多的共有、公同共有、區分所有權、擔保物權與用益物權競合、共同侵權行為、讓與不破租賃、次承攬、合夥、重婚、非婚生子女、繼承與遺贈、訴之主觀合併、普通共同訴訟、必要共同訴訟、訴訟擔當……這些看起來很熟,又有一堆不太確定的小細節的題型。

最漂亮的民訴X民法,一定就是以來出的,當然歷年來,不乏二種的搭配其實非必要的提醒,只要分別掌握實體法與程序法的法理即可。

參考書:[學稔]民法X民訴綜合.題型破解[高點]財產法(含民事法綜合題)

1.民法

教科書:王澤鑑||民法總則/債法原理(一)/不當得利/侵權行為法施啟揚||民法總則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下)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中)(下)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李淑明||債法總論/債法各論/民法物權黃立||民法債編各論(上)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民法繼承新論

參考書:[高點]財產法(含民事法綜合題)[高點] 圖說身分法

修課筆記:陳自強||民法總則吳從周||民法債編總論一陳忠五||民法債編總論二吳從周||民法債編各論朱柏松||民法物權郭振恭||民法身分法

(1) 民總:也是大一上再崩潰邊緣,發現自己絕非天才的時候,讀了施啟揚||民法總則,我只能說值得。雖然說民總不太會單獨考,但是把基礎打穩,會比較不討厭後續的科目。

(2) 債總:我是上了債總二跟債各之後,才比較知道債總一在做什麼。也就是說,我很需要把相關法條統整在一起,整理出操作的模型。債務不履行我記的比較熟的反而是各種打破傳統學說(三分說)的理論(契約違反論),所以會多讀幾次隨身書上的履行說/擔保說之爭。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行為的條文不多,又很愛考,應該全背,並且可以用體系圖(樹狀圖)來記爭點(為何爭、如何解)。個人另推李淑明||債法總論的體系,損賠客體、範圍的說明一目瞭然。

(3) 債各:買賣/租賃/承攬是了解一切有名契約的基礎,凶宅是個可以去玩玩看的題目(承租採非瑕疵、買賣采瑕疵,以保障可憐無殼蝸牛←心有戚戚焉?),司律一試很愛考合夥(必須說我到強執時期才比較有念合夥)、借貸等等,所以也要念,我的方法是看到一點記一點,素未謀面的用法理/法感推。

(4) 物權:所有權已經是個大哉問了,司律一試又很愛考令人陌生的典權(沒錯,不是抵押權、不是地上權),四等必背抵押權(從設定到實行都是考點,不過尤其是§§866,877)的稜稜角角。

(5) 親屬:修法最重要,因為事實就是現在還是有人適用舊法的情形,施行法的邏輯要看懂,其次準正、認領有很多細部學說,盡量要採前後會一貫的那一說

(6) 繼承:要注意遺產處理的順序,什麼先什麼後,計算感覺沒定論,採好算的那一說就好。

*每個爭點都有歧見,結果最近沒在考的身份法是有模型的*

簡報2-1.jpg參考侯律師||圖說身分法

2.民訴

教科書:邱聯恭/許士宦||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一)(二)(三)(2015

參考書:[宇法函授]民事訴訟法(一)(二)(三)、[宇法函授]民訴實例演練(上)(下)

修課筆記:邱聯恭/沈冠伶||民事訴訟法甲上、甲下

我沒有修完一整套的民訴和它的朋友,但我還是比較適應一套理論從一而終。如前所述的人多問題,個個都是難題,我一律採我熟悉的那一說(換言之,要先記好可接受的結論)。訴訟標的、爭點整理是兩大概念,要整理出文字漂亮、涵攝俐落的一套模型,並以「兼顧程序保障及訴訟經濟」為萬用理由

3.家事事件法

參考書:[讀享]家事事件法焦點掃描

工具書:自印家事事件法草案總說明及立法理由

修課筆記:許士宦||家事事件法

類型化是現行法開宗明義就顯現的設計,但統合處理、交錯法理才是這部法律的的特色所在。沒修過課的話,推薦閱讀草案總說明立法理由,以掌握法條立意,明晰作答方向,擴充書寫內容。

四、商事法

1.公司法

教科書:王文宇||公司法國內各大學主授商事法課程之著名教授-王文宇/林國全||商事法

參考書:[高點]公司法經典題型[高點]公司法解題書[學稔]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的解題術商事法

修課筆記:林仁光||商事法總論及公司法

我最討厭的一科,沒有什麼比函釋更折騰人。董事與公司交易/監察人打公司官司是兩大熱區,然後我不是董事,沒有公司,也還不是可以包攬訴訟的律師,所以當然是一個頭兩個大。我用的三本書都不推薦,第一本是不利於準備冷門考點,第二本字號採用註腳的方式,不適用畫面記憶法,第三本標題錯誤有點多(不影響內容但所有當過編輯的人都會滿頭問號),擬答題偏短、偏少,我就已經很廢了,這本書還期待我明察秋毫、自力救濟實在不行。

考高考的時候,我只念第三本(第一本是修課時念的),它應該沒有強調董事與公司交易的爭點,因為我看到題目的時候只想到公司重大交易,整題掰了。

2.證券交易法

教科書:賴英照||最新證券交易法國內各大學主授商事法課程之著名教授-曾宛如||商事法

修課筆記:林仁光||證券交易法

相較之下,真的比較喜歡證交法,可能是因為打擊犯罪的規定比較多吧。我是大四修的,印象蠻深刻,但比起法解釋爭議,老師更強調實務案例,加上我找不到一本純粹解題、可以速成的書(9月中下旬逛書店時的狀況),所以只靠隨身書、考場文宣、歷屆試題、模擬試題,法條法理法感撐場面。

3.票據法

教科書:王文宇/林育廷||票據法國內各大學主授商事法課程之著名教授-王志誠||商事法

參考書:[學稔]票據法題型破解[學稔]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的解題術商事法

修課筆記:曾宛如||票據法

更正一下,票據法跟公司法在討厭這點上是不相上下的。我討厭永遠雙頭馬車的學說與實務,只是一張薄薄的票,一定要搞得大家都烏煙瘴氣的嗎?第一本解題書我覺得還不錯,算是能讓我記起來兩大學說跟重要爭點,有種「回頭期後背書參加承兌保證票據」突然不再因為人多而變成大問題的感覺(也是9月中下旬開始念的),一定要好好按個讚,然後我才驚覺律師二試沒有要考票據法。

 

4.保險法

教科書:劉宗榮||保險法國內各大學主授商事法課程之著名教授-汪信君||商事法

參考書:[高點]保險法-圖說系列[讀享]這是一本保險法解題書

修課筆記:劉宗榮||保險法

補充資料:劉宗榮||保險業法講義

我很喜歡上這門課,難得不討厭劉宗榮老師強調的作答的批判性思考,但我很討厭國考模式的這科。有種什麼時候出現那麼多我不知道它們存在的爭點的感覺,幸好高點保險法-圖說系列可謂一本歷久彌新的好書(我手上的應該是2009版,它已被我贈與好同學),它的「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被我割下並夾在筆記本上(這部份仍然被我保留),學說爭議寫得有條不紊,非常清楚,可以讓商法白痴快速變成保險法普通人。而讀享這是一本保險法解題書有很好用的圖表,而且它的體系是我的菜(可以作為筆記和答題的framework,讀來一樣有種再保險複保險通通來我也不怕的快意感(一樣是9月下旬得到的小美好小幸運)。

簡報2.jpg 整理自讀享||這是一本保險法解題書

5.海商法

教科書:劉宗榮||海商法國內各大學主授商事法課程之著名教授-蔡英欣||商事法

參考書:[學稔]海商法與海洋法題型破解[學稔]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的解題術商事法

修課筆記:汪信君||海商法

大推學稔海商法與海洋法題型破解的解題訣竅,不脫三要素:立法理由、國際條約、實務見解,這種擬答很適合國考。此外,海商也是一科沒法條很容易死的科目,所以有需要努力背法條(一堆「款」超容易背錯背漏),但它現在只剩律師選考跟高考法制有在考(司律一試也沒考了),所以CP值普通,我是因為有需要念海洋法,選考才選「海海」的。一般來說,考點算固定(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法定免責事由),有計算的話會比較複雜但不難,但這次律師二試考了蠻平淡的強制執行。

五、選考

1.立法程序與技術

教科書: 羅傳賢||立法程序與技術概要

這科沒找到順眼的參考書,加上這科變動不大,所以只看這本簡要但又算經典的教科書。我會把名詞辨異放在筆記的最前面,這科算是很不法科的學科,會考名詞解釋。因為考試不會附法條,所以我認為盡力而為就好,改題的人雖然會期待考生引用條文(按:助教們常說的我國是成文法國家),但不至於強求一字不漏(當然關鍵字不能漏、不能錯,這也是圈點法條的目的)。

2.法院組織法

參考書:[志光]法院組織法

這科我算念很認真,但我犯了一個大忌:忽略修法,而且我拿的考場文宣也都沒寫。幸好我有念特偵組的批評,然後亂套檢察一體,竟然也跟新法大同小異。這科就是兩個要點「審判獨立」、「檢察一體」,再加上刑訴、民訴在緒論時,必會強調的一堆原則,關於司法官權利救濟的部分也可以念一下,因為法律倫理這科會考法官法。至於那些法官、檢察官銓敘、借調的規定,司法官考試都沒在考了,雖然我有念,但我覺得真的沒空的話,就別為難自己了。但我又有另一個盲點,就是舉凡跟書記官自身相關的題目,我都會很慘,民刑訴概要也是一樣的狀況。(然後我還說自己算念很認真。)

3.海洋法

教科書:尹章華||國際海洋法(2006

參考書:[學稔]海商法與海洋法題型破解

修課筆記:蔡季廷||國際公法二

法律系開的國際公法只有一學期兩學分,而政治系開的分為一、二,共兩學期四學分,如果跟我一樣印象最深的永遠是老師上課說過的話的人,可以考慮旁聽政治系的課,至少海洋法(期中考後)可以去聽聽看。不過,由於這科有點case law的型態,好像讓我太自信了一點,以海域畫界來說,我能掌握等距中間線原則/衡平原則/比例原則,也知道相關案例,但不太會連結UNCLOS,結果是分數跟預期的落差有點大(預期海洋>海商,結果相反),雖然考古題不多,但真心推薦最好再多看一、兩本書,理出有法源依據的作答方式。另外,我看的教科書很舊了,連名詞都不太一樣,我是在修課之前看,用來了解UNCLOS規範架構而已,這本書對實務爭議(簡言之就是美國立場)也著墨不深。

六、司律一試限定

1.國際公法

教科書:姜皇池||國際公法導論

參考書:[高點]綜覽國際公法

工具書:[來勝] 學習式分科六法:國際公法(含海洋法)

修課筆記:姜皇池||國際公法蔡季廷||國際公法一、二

以準備選擇題來說,看一點背一點就可以了,因為博大精深的國際公法,實在有太多題目可以出了,即使了解了價值、理論層面的東西,也未必利於選擇。

2.國際私法

教科書:馬漢寶||國際私法

參考書:[高點]國際私法

修課筆記:邵慶平||國際私法

先大力推薦一下這門課,個人覺得讀國私的判決很有意思,邵慶平老師的教學也很具啟發性,自己思考過的東西,一定不會忘,雖然不算甜涼,但有上過課的話,背法條會比較輕鬆。正如許多上榜心得所言,這科的重點是背好法條

3.法律倫理

參考書:[學稔]法律倫理學關鍵選擇

一樣是不太需要看書的一科,我買書只是因為杞人憂天的性格,加上二手書很划算而已。幾個不能靠個人倫理道德的重點是司法人員轉律師、律師可以代理誰(有時候是律師的問題,有時候是當事人的問題)、評鑑和救濟。

4.強制執行法

教科書:許士宦||口述講義強制執行法

修課筆記:許士宦||強制執行法

一樣是有上過課的話,背法條會比較輕鬆(至少會把常用的條文記熟)但是容易鑽研太多學說爭議,反而忽略操作面的重點。算是事情很多又很雜的一科,但日後有意從事法務工作的人,應該好好準備一下,若是基於種種因素而擔心自家財產不保的人,也應該了解一下強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5.法學英文

教科書:徐慧怡/張心悌/蔡瑄庭/王震宇/李榮耕/官曉薇/黃銘輝||法學英文

工具書:[高點]法學英文核心字彙

看教科書只是我個人的興趣,對背單字沒什麼幫助,工具書倒是蠻推薦的,因為科目型態的關係,可以用單字本取代筆記活頁。我在寫完民事法考卷後,有提早離場,到走廊背單字,不過也在走廊上看到許多聊天玩耍的人,所以看個人啦,對於不太日常的事務,我蠻依賴短期記憶的。(但其實我覺得背法學英單不算太枯燥,只要想像自己的仇人在外國被扣押、羈押等等,就會愉快很多。)

.外交特考

歷屆試題:公職王

一、法政知識

教科書:胡祖慶||比較政府與政治Michael G. Roskin||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參考書:[鼎文]兩岸關係(測驗題完全攻略)[鼎文]比較政府與政治(各國體制分析,試題精解詳析)[志光]縱橫政治學[讀享]憲法必背釋字精研

修課筆記:張佑宗||比較政府一陳世民||中華民國對外關係王業立||政治學一、二許宗力||憲法蔡季廷||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一、二

1.中華民國憲法:即使修過再多課,對於備質詢的問題,還是很容易混淆,建議針對難依靠直覺的權力分立部分在考前重新好好看過教科書,至於基本權只要有基本概念就好了,因為選擇題不會出到太難、太有爭議的問題。憲法本文§22的相關解釋,是我見過最愛考的題目之一,整理一下,其實不會不好記,但不要只憑印象,有時候有些權的法源會不是這條概括/剩餘條款。

2.兩岸關係:看鼎文兩岸關係一書的主要是要加強對PRC政府組織的了解,其他常考的兩岸的對對岸政策,除了要背之外,也要時時更新(e.g.三新、十九大)。在此推薦一下,去上陳世民老師的課,收穫會很多,後文會針對國關史有更詳細的介紹,但以應付考試而言,中對外的課程更重視「中」美(日)「台」的三角關係一點。

3.比較政府與政治:我覺得上課對考試沒幫助,純粹是我個人喜歡上課,再雷的課我都能體會它們的好,相對於比政各論,我蠻熱愛比政理論(制度論)的部分。鼎文比較政府與政治還不錯,但廣度不夠,只針對傳統比政的主題介紹(看完會覺得瑞士會不會太完美,根本是國家界的彭于晏,然後德國是個很努力當好人但不見容於女主角眼裡的男二號蓋爾)。我覺得反而是政治學的課更有幫助,可以鍛鍊望文生義的本事,只要基本觀念通了,即使是最冷門的(邦交)國家的政府政治也不嫌晦澀。有得選的話,王業立老師是朋友跟我推薦的,一試成主顧,即使用的教材是原文書,也會覺得課程非常親切(可以去聽聽看他的開放式課程)。

二、國際關係

教科書: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Joshua S.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中譯)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

修課筆記:張亞中||國際關係一、二包宗和包宗和/張登及||國際政治理論

補充資料:國際新聞- BBC 中文网

比起國關的書,IPT的書,我讀得更透徹,包宗和老師主編的國際關係理論的已被我列入2016年的10大最愛中,足見我多愛那門課(尤其享受張登及老師滔滔不絕的授課)。但是,觀察近期的考題趨勢,我們可以發現理論的重要性下降了,反而是熟習國際現勢的考生可以在這科脫穎而出,多聽多看,然後只要會套NRismNLism最基本的理論就夠了。今年的兩題分別是「中」俄與美日的軍事合作配合近外史考的一戰和韓戰中的美俄/美蘇,可以發現冷戰時期分別宰制海陸的兩強,永遠是考試的焦點,當然崛起中的大國,近在我們身邊的PRC也不可不關心(這科有加權)。

三、近代外交史

參考書:[志光]近代外交史

修課筆記:陳世民||國際關係史二

一定要去聽陳世民老師的課,在考試中一定會覺的題目「耳熟能詳」,尤其是選擇題的部分,念熟老師的投影片講義就能掌握八、九成。老師的授課可以在不表達意識形態的前提下,對政治史提出具有批判性的論述,他對二戰以降的亞太局勢(美蘇國共四角關係)的分析,對我的近外分數大有幫助。

四、國際傳播

教科書:唐士哲/魏均||國際傳播:全球視野與地方策略

如前所述,這科沒有修過相關的課,實在遺憾,參考書一樣很不好買的一科,在土法煉鋼之下,算是我的弱科。有空的話,不要只看外特的考古題,這科在其他考試反而可謂由來已久,或多或少會有幫助。我有把這本教科書整理成筆記,特別是學者與其學說的部分,整理成表格對我來說會比較好記。(尊重版權,不能分享。)我念的比較透徹的是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全球化的論述(轉換成圖表,有助於理解),還有網路發展的優缺點、正負面,多數人每天都會用到的網路基本是必考,究竟它是普及了或隔閡了「國際傳播」,值得研究,也值得深思。

投影片1.JPG投影片2.JPG參考唐士哲/魏均||國際傳播:全球視野與地方策略

五、國際經濟學

教科書: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下冊)

參考書:[鼎茂]國際經濟標竿解法與滿分解答

修課筆記:李曉雲||經濟學一葉淑貞||經濟學二

我有把所有的模型重新畫一次,完全沒基礎的話,看鼎茂國際經濟標竿解法與滿分解答會看不懂,因為他很多觀念跳很快,很多代號憑空出現。幸好最近考題偏簡單,而且我個經、總經都修過(都是開給外系的班,覺得難易適中),熟悉重大國際經濟事件(次級房貸、歐債)、政策(安倍三支箭、人民幣升息、聯準會)、區域整合(CPTPPBrexitFTARCEP),理論方面能夠搞懂絕對利益/比較利益、DD-AAIS-LM-BP似乎就足以應付考試了。(行有餘力當然是懂越多考越好,但這科沒有加權,要注意機會成本。)

六、國際法

*法條記憶→抄寫各條重點,附錄於筆記後

1.國際公法

教科書:姜皇池||國際公法導論

參考書:[高點]綜覽國際公法

工具書:[來勝]學習式分科六法:國際公法(含海洋法)

修課筆記:姜皇池||國際公法蔡季廷||國際公法一、二

姜皇池老師上課還算蠻有顏色的(我在等本文的讀者跟我抗議我標色的方式很容易造成誤會),不過是比較揶揄的那種,還可接受,以導論而言,認真上課還是可以掌握大方向,但要在有加權的這科得高分,一定像我一樣修六學分的國公,蔡季廷老師沒記錯的話,本身也是法律系畢業的,他的課雖然偏case law但邏輯一樣很清楚,覺得國際公法各論的部分兼具廣度、深度,海域劃界跟合法武力是我覺得教學最精彩、收穫最豐富的部分。高點綜覽國際公法給的條約還算足夠(環境法方面可以再更多),重點清楚,是不錯的參考書。我喜歡單獨的國公法典,所以多買了一本來勝的,上課、複習、考前都看這本。

2.國際私法

教科書:馬漢寶||國際私法

參考書:[高點]國際私法

修課筆記:邵慶平||國際私法

我覺得考這科對本科生不太公平,因為國私根本不算國際法,除非考題偏重比較法、立法例或EU布魯塞爾公約、羅馬公約(但這又會讓考題太難)。所以政治系的同學,還不快來法律系修課,想學好定性、反致、附隨問題、聯繫因素、關係最切的意義等等,這是我個人唯一推薦的不二也是法門。(我國私拿24分,比我任何一次考試的任何一題都高。)高點國際私法蠻詳細的,但自己讀會有點難,反致和附隨問題有碰過實例(讀判決)的話會更能迎刃而解,所以我還是推薦去法律系修課

七、外國語-英文

都是基本功,看雜誌、背單字,注意專有名詞的翻譯(我特別整理各國元首的英文名字),背好一些寫作模組(e.g.外交官特質:知識→行為→人格;臺灣美食=傳統滋味+創新口味;本土特色文化的英文介紹等等),寫作文的時候,沒梗就引用IRT(一樣是新新辯的老梗),會有意想不到的(好)分數。

文具||

1.我喜歡把所有科目都放在同一本,所以首度選了26孔紙ft.兩孔夾或四孔夾(司律專屬,最厚)為筆記本。筆的部份,配合寫卷習慣,多用中性筆。

2.常用的配件,有便利貼、標籤貼,還有分類貼(貼法典)。

3.畫重點有underlinehighlight兩種作法,畫線以藍、紅油性筆為主,螢光筆會配合標籤貼的顏色(定義為重點色)。

4.寫考卷用Pilot G2→公文小字:0.3;主文:0.5;開標+超級大重點:0.7。個人覺得斑馬筆的墨色帶棕調不夠黑,果汁筆的字體大小難控制,超級果汁筆的筆芯粗細不剛好,UM-151寫起來很累(但我大學四年幾乎都用這個的藍黑色),Needle款怕摔,而且國考好像按壓式比較順手,國民溜溜筆很容易斷水,UMN307不好握,配的UMR-87容易暈,MUJI沒用過,常見品牌的使用心得大概是這樣,但這只是針對國考,寫手帳或隨筆我會偏好別種筆。

國考筆我想了很久,最後發現好物--握筆器,目前心如止水。

21296526_121217428536478_3874433871088975872_n.jpg最推螺紋塑膠

5.立可帶、立可白都會帶,PLUS 5mmPentel萬能速乾型,沒想過要換。

6.帶把長尺還不錯,可以對齊縮排(我通常對後一頁透出的線),可以當司律法條本的書籤,可以畫國經的圖。


愛用品Faves愛用していた物

雖然我覺得小確幸很莫名,但考生好像很難有大確幸吧,總之必須要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值得喜歡的事物,所以2017年度愛用全部以考生嚴選的filter限縮一遍。

1.人參片

2.握筆器+正光勁絲膏草本貼布(我規定它們是一組的~)

3.力度伸維他命CD3發泡錠

4.YoutuberLove LynneaVanessaLiao

5.知乎-名偵探柯南主線相關

6.美妝:Canmake完美霧面眉影盤03KissMe零阻力迷人深邃棕眼線液筆

7.書籍:湊佳苗/胡晴舫(工具:Readmoo

8.蔓越莓奇亞籽飲(自調,不限品牌)

9.Love Farm檸檬乾

10.依然在寫小說:不夠成熟-告白╳求婚特輯

(順序非排名。我怕文章會太長,所以只列清單,先不解釋了。)

10大可能不都會用於考試,所以也稍微聊一下for我們的big day的好物好所在們:

1.錶,考場不一定有時鐘≒考場一定沒時鐘

2.桌墊,剛好把題目卷或已經作答完的答案卡壓著

3.痠痛貼布,不要太涼的,也不要貼太久,司法官二試的第一天我貼一貼神經痛(目前覺得最合用的是正光勁絲膏草本貼布

4.精油/薄荷棒/精油膏/薄荷護唇膏,我一直都超愛這些東西,所以對我來說是必備

5.果汁,不喝牛奶(怕肚子痛)、不碰咖啡因(這部份要維持一周怕變笨)、不喝豆漿(怕脹氣)

6.NET某一季的Weekend&Sunday graphic T-shirts,除了考三天的高考,一律穿這兩件,以表達一種假日還得去考試的無奈(搭配布鞋和牛仔褲,我有一種考試一定不能打扮的superstition,我還會剪指甲,當超級乖乖牌

7.萬有全金華火腿台北新店店開張啦開幕期間冰淇淋臉書打卡買二送一,真的超好吃的啦,而且打卡可以拍老闆的小孩來打卡,可愛吧

8.let's italy出發義大利廚房,在國家考場對面的街道上,其實我只吃過一次,但披薩跟清炒義大利麵都很美味

9.B群+維C發泡錠,只是我的習慣,不過我覺得考試當天做跟平常一樣的事,是放鬆好方法

10.PTT國考版,嚴格來說,這東西我完全部推薦考試當天碰,但考前鬼打牆或放榜沉澱後很適合逛逛


失去方向的時候When You’re Feeling Lost迷った時

其實,我認為為了考試讀書是件非常無聊的事。

目的性100%加上功利性100%,即使不hipster的人也會覺得很阿雜吧。

所以我無法關社群網站,無法斷網路,無法不看電視。吃喝玩樂必須要,泡蜂蜜檸檬🍹🍸來喝是我個人最樂此不疲的事,也是作為考試動力的其一。(不美的現實就是,令人愉悅的生活型態總是要花點錢,唉。)

我想時間管理的目標也就在於追求在休息與用功之間平衡點上的狀態,努力是必須的,但適度的放鬆應該可以讓人比較不絕望一點。

(應該沒有人看得懂我畫重點的XD

自娛娛人挺重要的,從我文章扯題外話很頻繁的特色應該可以得知,我常常會胡思亂想一些可以作為努力理由的「不是理由」,比如說考上的話要來賣心得文給補習班之類的。(本篇無料,請勿任意轉載。)

而在生命中某些低潮時刻,也讓我特別能感受到唯一能倚靠的只有上帝,可是這點又常常被忘記,於是也總在茫然、不知所措之中,踽踽獨行。

有時候,透過詩歌,可以被提醒:

¯我的一生在祢手中

¯神對你的一生有計畫

¯生命藍圖

¯祢手永遠比我大

¯只要有祢在我左右

更多時候,我用禱告,傾訴我的軟弱,抓緊那總是扶持我的膀臂。

(雖然很慚愧,但值得一提的是發題目本和答案紙的時候,我通常會在內心亂叫helpSOS充禱告內容,其實還蠻不錯的,心情會比較平靜一點。)

&也可以用用看《改變生命的6個寶物》(導讀+心得由此去

25025411_1761733577468849_8692390530039939072_n.jpg

嶄新的機會正敞開。

#神的恩典夠我用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傳道書三章11


關於我About Me私について

我念的學校:豐X國中/台X女中/112法律系司法組輔政治系國際關係組

我考過的試&看官可能會好奇的考試結果:

高考_法制

律師、司法官第一試

司法特考_四等書記官

外交特考_三等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

司法官第二試

律師第二試-選試【海商法與海洋法】

 

(附上這個欄位是希望可以更有參考性)


延伸閱讀See Also関連項目

.學習書目總表→#BeingSmart由此去

.《改變生命的6個寶物》→導讀+心得由此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妙厲 的頭像
    妙厲

    世說欣語

    妙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